有些病人则一开始就清楚听到实际不存在的声音、感到异常恐惧、觉得被监视、可能被害等等,这就需要积极处理了。曾有说有十几岁的女孩跟妈妈讲说有声音说她可以飞,妈妈没注意,不久女孩就跑到楼顶实践。一些蛛丝马迹出现时,较好别太轻忽。

1、精神分裂症可能共存一辈子
精神分裂症药物的副作用,会让多数病人在吃到高剂量前就难以忍受,所 以很有可能病人跟幻听、妄想的症状共存一辈子。事实上,让病人能维持规律、有目标的生活,比根除症状重要多了。有许多病人脑海里仍浮现着许多奇怪的声音或想法,但他们已经学会不要在意。
2、找事情做,不要整天在家
精神分裂症麻烦的不是幻听、妄想,而是退化。病人可能会越来越缺乏动机,或因为许多事情渐渐做不来干脆放弃。这时,就像做复健一样,要让病人有事情做、继续跟别人的,让大脑保持活跃,不管是日间病房、庇护工厂、实习商店、社区复健中心、亲友家的店面或工厂,或其他工作压力较小老板也能谅解病人的职场,都可协助病人建立应有的社会功能。
3、理解病人的痛苦
当病人告诉你他的恐惧与害怕时,那感觉是真的。当病人告诉你他听到的声音与幻象,那感觉是真的。病人可能因为受不了那些幻听、妄想而紧张、焦虑甚至烦躁乱发脾气,这些都需要家人的理解。病人病发后很可能成绩、社交能力、工作能力下滑,他不是故意的。他可能变得懒散、没有动力,这是疾病的一部份,需要鼓励和循循善诱。你可以多询问医师病人可能会出现的状况,我想大部分医师都很乐意花时间告诉你。
4、不要急着换医师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专科医师在年就会不断接触到的住院病患,只要是精神专科医师,都累积了上百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经验,算是精神科医师的基本功。药物的副作用难测,有时药物作用会比较慢,太急着换医师,反而造成每次药物都要重新来过一遍,医师也得重新,病人也不好受。
5、不要把精神分裂症看成一样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病情发展、预后、药物反应差异很大,发病二十年后,有人照常工作,有人严重退化。所以,不要对病人有刻板印象,认为病人就会如何如何。每位精神分裂症病人都需要个别化的治疗与复健计画,在国外会有个案管理师负责综理病人相关事务,得靠家属多花时间跟医师,并从自己的资源里寻找能帮得上病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