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些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但是有些人对精神分裂症有一些认知误区,导致病情的延误。那么人们对精神分裂症有哪些认知误区呢?

误区1:精神分裂症发病快。
其实恰恰相反,在精神分裂症初期,患者可能并不会察觉这类疾病的症状。刚开始的时候症状可能是工作学习上有一些压力,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但其实这些在普通人眼里都是一些“正常”的现象。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当实际的精神分裂症症状开始恶化时,受影响的人可能开始幻听,这意味着这是该病的比较好的阶段。
误区2:精神分裂症患者是暴力分子。
数据显示,约8%~1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暴力倾向或行为,而普通人中则有超过20%的人对他人使用过暴力。不是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有攻击性。过分强调患者的危害性,会增加社会对这一群体的恐慌和歧视,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也增加了患者健康后回归社会的所面临的外界压力和心理负担。
误区3:让病人自己保管药物。
在患病期间,患者的自制力得不到保证,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可能过于主观,或者对没有信心,导致患者不重视,不能按时服药。也防止患者因情绪问题而走极端,大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自残。所以所有药品都要有家属专门管理,定期清点存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