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压力逐渐增大的今天,许多人都有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入睡困难、睡眠减少、睡眠过度和睡眠模式的改变,其中以入睡困难与睡眠减少最为常见,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失眠。失眠是大脑皮层细胞的兴奋和抑制两个活动过程的平衡发生了故障,或睡眠的习惯(节律)被打乱所致。失眠一般表现为睡眠总量减少或睡眠质量下降。下面将由兰州远大医院专家讲解:
失眠大致有四种表现形式
- 入睡困难:上床后头脑越来越清醒,往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呈现,这多见于情绪紧张焦虑,或者上床后并未想什么,但闭着眼睛就是睡不着,这多为习惯性失眠。
- 早醒:上床后容易入睡,但很早醒来,多见于老年人或心情抑郁的人。
- 睡眠浅:入睡后易惊醒,夜间多次醒来,自觉似睡非睡,醒后不解困,多见于躯体不适的人。
精神疾病与睡眠障碍间的关系
- 精神症状可以放大或加重睡眠障碍;
- 精神障碍的病理过程破坏睡眠质量;
- 失眠是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尤其是抑郁症,常在失眠1年以内发病);
- 精神障碍可以引起失眠过度睡眠和睡眠质量改变;
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的表现
-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作期和缓解期都可以出现睡眠障碍,通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浅睡多梦或间断性睡眠,一般是以入睡困难为显著特征。精神分裂症后期患者睡眠增加、睡眠效率也增加。精神分裂症经治疗后,可延长睡眠潜伏期。长期用药的患者,体重增加,易出现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
3.躁狂发作的患者由于长期处于情感高涨和易激惹状态也可引发睡眠紊乱,致使实际睡眠时间和睡眠需要减少。
4.对于焦虑合并抑郁的患者,常常表现为睡眠效率下降、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总时间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增加,重复性焦虑性梦境。总之,睡眠障碍的病程与精神障碍的病程密切相关,常常是精神症状缓解时,睡眠障碍也相应得到改善。
兰州远大医院温馨提醒如何克服睡眠障碍?
- 要以乐观的态度冷静正视这一现实,这一点对于稳定情绪,克服和消除引起失眠的消极因素无疑是重要的。
- 消除致病因素。正确认识造成失眠的现实,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能够放下包袱,使睡眠情况有所好转。
- 养成良好习惯,改善睡眠。维护正常稳定的生活规律,建立有条不紊地作息制度。睡前保持心情愉快和平静。不要喝浓茶咖啡等,这些刺激性东西都会使大脑皮层兴奋妨碍顺利入睡。晚饭要定时定量,过饱或饥饿都可引起大脑皮层中枢兴奋,从而使人睡不着。
- 睡眠环境十分重要。保持安静,温度适宜,环境舒适。